电子教案 当前位置: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 → 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
返回首页
电子教案
电子讲稿
第一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 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1了解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与主要结构;

2了解原生质的主要特性;

3了解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

4了解植物细胞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熟悉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胞间连丝的结构和功能;

6熟悉植物细胞周期与细胞的阶段性和全能性,了解植物细胞基因组和基因表达的特点。

二 本章知识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原生质体2真核细胞3细胞壁4生物膜5共质体6质外体7内膜系统8细胞骨架9细胞器10胞间连丝11流动镶嵌模型12细胞全能性13细胞周期细胞程序化死亡

(二)知识要点: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它是由水分、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等成分组成,但决定细胞生命特性的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组成决定了原生质是一个稳定的胶体系统,原生质具有亲水胶体的各种特征。

植物细胞外具有刚性的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所构成,这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最显著的差别之一。生物膜是细胞结构的基本形式。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的各种膜蛋白决定了膜的大部分功能。目前较流行的生物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细胞内部是复杂的膜系统,由内膜系统分隔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细胞器。细胞内部分室分工,保证了细胞有序的生化反应。细胞的精细结构与其所承担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内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们与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被膜。微管和微丝等构成了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和物质运输方面起重要作用。内质网参与了细胞内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交换和信息传递。高尔基体参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运输以及细胞膜、细胞壁的组建。过氧化物体是光呼吸的场所,乙醛酸体参与脂代谢以及将脂肪转变为糖类的作用。溶酶体与液泡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和细胞的自溶反应。此外,液泡还具有物质贮藏、调控细胞水分平衡以及参与细胞多种代谢和信号转导的作用。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生活细胞都包含有发展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但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细胞核DNA中贮存的大部分遗传信息(基因)不能表达,由于它们受内、外部因子的调控,其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从而使得植株具有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在空间上才能婀娜多姿。

细胞按有、无核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高等植物的个体常由亿万个细胞构成,每个细胞都具有原生质体与细胞壁,是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体的各种代谢活动几乎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三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物理特性、胶体特性和液晶性质

2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组成与功能;胞间连丝的结构和功能

3生物膜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4细胞核、细胞骨架、细胞内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植物细胞周期、细胞全能性、基因表达的特点

(二)难点

1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物理与胶体特性

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壁的形成过程

3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植物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

(三)基本内容

第一节 高等植物细胞结构概述

一、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二、高等植物细胞结构。

第二节 原生质的性质

一、物理特性:张力、粘性和弹性、流动性。

二、胶体性质:扩大界面、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凝胶作用与溶胶作用。

三、液晶性质。

第三节 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壁结构组成;

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膜的化学成分:膜脂、膜蛋白和膜糖;

二、膜的结构与特性;

三、膜的生理功能。

第五节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微管与微丝、微体、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浆,即胞基质。


Copyright © 2008-2011.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本课程网站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使用,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