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矿质营养:亦称无机营养,指植物在生长发育时所需要的各种化学元素。
2、必需元素: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是19种,包括10种大量元素和9种微量元素
3、大量元素:亦称常量元素,是植物体需要量最多的一些元素,如碳、氧、氢、氮、磷、钾、硫、钙、镁、硅等。
4、胞饮作用:指物质吸附于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将物质转移到细胞内的过程。
5、交换吸附:指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与解吸附。这时,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他离子所置换,这种现象就称交换吸附。
6、离子交换:是植物吸收养分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根系表面所吸附的离子与土壤中离子进行交换反应而被植物吸收的过程。
7、离子拮抗作用:当在单盐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盐类时,单盐毒害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就会逐渐消除,这种靠不同离子将单盐毒害消除的现象称离子拮抗作用。
8、被动吸收:亦称非代谢吸收。是一种不直接消耗能量而使离子进入细胞的过程,离子可以顺着化学势梯度进入细胞。
9、氮素循环:亦称氮素周转。在自然界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能够通过化学、生物、物理等过程进行转变,它们相互间即构成了所谓的氮素循环。
10、生物固氮:指微生物自生或与动物、植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11、微量元素:是植物体需要量较少的一些元素如铁、锰、铜、锌、硼、钼、镍、氯、钠等,这些元素只占植物体干重的万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12、选择吸收:根系吸收溶液中的溶质要通过载体,而载体对不同的溶质有着不同的反应,从而表现出根系在吸收溶质时的选择性。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性吸收。
13、主动吸收:亦称代谢吸收。指细胞直接利用能量做功,逆着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离子的过程。
14、诱导酶:指一种植物体内原本没有,但在某些外来物质的诱导下所产生的酶。
15、转运蛋白:指存在于细胞膜系统中具有转运功能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两类。
16、矿化作用:指土壤中的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活动转化为矿物质的过程。
17、氮素代谢:氮元素及含氮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同化、异化、排出等整个过程,被称为氮素代谢。
18、养分临界期: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需要量并不很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时期。在此阶段若养分供应不足,就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且以后难以弥补。
二、是非题
( )1、被种在同一培养液中的不同植物,其灰分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不一定完全相同。
( )2、植物的必需元素是指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大的一类元素。
( )3、钙离子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
( )4、铁、氯这两种元素是植物需要很多的,故为大量元素。
( )5、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或发红。
( )6、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氯、铁、硼、锰、钠、锌、铜、镍、钼等9种元素。
( )7、植物从士壤溶液中既能吸收硝态氮(NO3-)又能吸收铵态氮。
( ) 8、质膜上的离子通道运输是属于被动运输。
( )9、载体蛋白有3种类型,分别是单向运输载体,同向运输器和反向运输器。
( )10、植物细胞质膜上ATP酶活性与吸收无机离子有正相关。
( )11、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它能在吸水的同时,把水中的矿物质一起吸收。
( )12、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离子时具选择性,但对同一种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吸收上无差异。
( )13、单盐毒害现象中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金属离子不只一种。
( )14、交换吸附作用与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密切关系。
( )15、植物根中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是根毛区。
( )16、温度是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的重要条件,温度的增高,吸收矿质的速率加快,因此,温度越高越好。
( )17、Na NO3和(NH4)2SO4都是生理碱性盐。
( )18、硝酸还原酶是含钠的酶.
( )19、诱导酶是一种植物本来就具有的一种酶。
( )20、植物体内的钾一般都是形成稳定的结构物质。
( )21、一般植物对氮的同化在白天快于夜晚。
( )22、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前者不是诱导酶,而后者是。
( )23、植物缺磷时,叶小且深绿色。
( )24、载体运输离子的速度比离子通道运输离子的速度要快。
( )25、质子泵运输H+需要ATP提供能量。
( )26、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本质部向上运输,也能横向运输到韧皮部后再向上运输。
( )27、叶片吸收的离子在茎内向下或向下运输途径主要是韧皮部,同样也可以横向运输到木质部,继而上下运输。
三、选择题
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 )
A、10%—20% B、16—18% C、5%—10%
2、根据科学实验的测定,一共有( )种元素存在于各种植物体中。
A、50多种 B、60多种 C、不多于50种
3、到目前为止,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有( )种。
A、16 B、13 C、19
4、下列元素中,属于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
A、铁 B、氮 C、硼
5、高等植物的老叶由于缺少某一种元素而发病,下面元素属于这一类的有( )
A、氮 B、钙 C、铁
6、植物吸收离子最活跃的区域是( )
A、根毛区 B、分生区 C、伸长区
7、流动镶嵌膜模型的主要特点是( )
A、膜的稳定性 B、膜的流动性 C、膜的多择性
8、植物体缺硫时,发现有缺绿症,表现为( )
A、只有叶脉绿 B、叶脉失绿 C、叶全失绿
9、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有3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分别是( )
A、硼、铁、钼 B、钼、锌、镁 C、铁、钼、钴
10、在植物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运输时,膜上起质子泵作用的是( )
A、H+—ATPase B、NAD激酶 C、H2O2酶
11、下列盐当中,哪个是生理中性盐( )
A、(NH4)2SO4 B、NH4NO3 C、NaNO3
12、栽培叶菜类时,可多施一些(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13、植物的主要氮源是( )
A、无机氮化物 B、有机氮化物 C、游离氮类
14、质膜上的离子通道运输属于哪种运输方式。( )
A、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 C、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15、膜上镶嵌在磷脂之间,甚至穿透膜的内外表面的蛋白质称( )
A、整合蛋白 B、周围蛋白 C、外在蛋白
16、在给土壤施过量的石灰之后,会导致植物缺什么元素?( )
A、N和Ca B、Ca和K C、Ca和P
17、植物体中含P量大致上等于含镁量,都为其干重的( )
A、10% B、20% C、0.2%
18、用砂培法培养棉花,当其第4叶(幼叶)展开时,其第1叶表现出缺绿症。在下列三种元素中最有可能缺哪一种?( )
A、钾 B、钙 C、铁
19、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既相关又相互独立
20、植物根部吸收的离子向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靠通过( )
A、质外体 B、韧皮部 C、共质体
21、反映植株需肥情况的形态指标中,最敏感的是( )
A、相貌 B、叶色 C、株高
22、液泡膜H+-ATP酶可被( )抑制
A、硫酸盐 B、碳酸盐 C、硝酸盐
四、填空题
1、到目前所发现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
2、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种。
3、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种。
4、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有4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5、常用________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6、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与________合称电化学势梯度。
8、NH4NO3属于生理________性盐。NaNO3属于生理________性盐。
(NH4)2SO4属于生理_________性盐。
9、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其它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之间这种作用称为________。
10、缺钙症首先会表现于植物的________叶上。
11、植物根尖吸收矿质离子最活跃的地区域是________。
12、影响根部吸收矿质离子的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13、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过程是在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14、多数植物中铵的同化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完成的。
15、生物固氮主要由________与________两种微生物实现。
16、硝酸还原酶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植物根中,氮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形式向上运输。
18、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主要由________酶来催化。
19、根部吸收矿质元素,主要经________向上运输的。
20、追肥的形态指标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追肥的生理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五、问答题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
2、简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3、试述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基本过程。
4、请解释土壤温度过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减小的现象。
5、简述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有哪些特点。
6、硝态氮进入植物体之后是怎样运输的?如何还原成氨?
7、试述固氮酶复合物的特性并说明生物固氮的原理。
8、为什么说合理施肥可以增加产量?
9、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肥效?
10、试述离子通道运输的机理。
11、试述载体运输的机理。
12、试述质子泵运输的机理。
13、试述胞饮作用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