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简介
  兽医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有关方法的科学,是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主要研究对象一是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二是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动物传染病流行和防制的共同规律,有助于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动物传染病的宏观控制措施和养殖场中具体传染病的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传染病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并针对不同动物传染病的特点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这对于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国家国际声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与畜牧兽医专业的其他课程关系密切,主要的有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特别是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与本课程的关系最为紧密。
  自学校恢复招生以来,兽医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都一直开设兽医传染病学课程,先后由陈常忠教授、乔军副教授等担任主讲,并编写了相应的实验讲义和教材;乔军工作调动后,由目前的教学队伍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继承和发扬了前辈的优良传统,紧跟学科发展和生产实践需要的步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极大地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近六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引进,兽医传染病学课程得到了飞跃发展,表现如下:
  (1)教师队伍得以稳定。由于本学科组教师流动较大,2005年前本课程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五年来通过学院的积极调整和支持,本门课程的教师已趋于稳定,现有副教授1人,讲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年龄均在30-50岁之间,年富力强,极富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2)积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大力引进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实践教学条件得以极大改善。
  2005年以来,学院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满足了本课程教学实习要求;学院目前已经建立适于本课程实践的校外实习基地14个,这些基地遍布于新疆天山南北,如新疆金牛公司(乌鲁木齐)、和田畜牧局、阿克苏市(乡)兽医站、阿克苏市动检站、阿克苏三江猪场、温宿县兽医站、沙雅县兽医站、沙雅县衣杆旗猪场、库车兽医站、223团种羊场、拜城富康猪场、拜城鼎元牛业等。与此同时,学院也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目前拥有800元以上仪器187台(件),总价值逾200万元,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全波长酶标仪、病原体检测系统、Sigma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摄影生物显微镜、酶联免疫检测仪、超低温冷柜等的引进和应用,为兽医兽医传染病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保障,也为本门课程的建设及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尤其是实践教学。先后完成和主持了“《兽医传染病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兽医传染病学》和《家畜病理学》实验教学材料库建设”和“塔里木大学‘十一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兽医传染病学)”等研究课题,深化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日趋丰富。随着课程建设的展开,课程组搜集制作了《猪病学图库》、《牛、羊病图库》、《禽病图库》及相关视频,并编写了《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实习指导》。目前正在进行《兽医传染病学》和《家畜病理学》实验教学材料库建设,已经搜集整理典型病例材料60余件。这些教学资料将在不断提高授课质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课程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课程在教学条件、教学改革上均取得突出成绩,并应用于日常教学,课程授课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得以极大提高,不断受到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表扬。在2005年开始的国家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畜牧兽医类)考试中,学院学生的一次性通过率超过97%。
Copyright © 2009-2010.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后台管理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学使用,不做商业用途